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何小鹏谈价格战: 不要卷价格, 应该卷科技

发布日期:2025-05-30 06:05:06 浏览:37375

小鹏汽车,在销量上迎来了“高光时刻”。2025年前4个月,小鹏汽车累计交付了12.9万辆。相比去年同期(2024年1月至4月),整整增长了近三倍。

这一切的成功,都得益于一款车——小鹏MONAM03。这是小鹏历史价格最低的一款车,其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了超过10万台。

“小鹏MONAM03是过去一年,中国最火爆的两款车之一。”5月28日,在MONAM03Max车型的发布会上,小鹏汽车创始人、CEO何小鹏认为MONAM03的火爆程度可以和小米Su7相比拟。

小鹏MONAM03。摄影|九派财经记者舒家奎

但也有观点认为,作为小鹏汽车最低价位的一款车,贡献了近50%的销量,低价车型的高占比可能会损害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。因此有人建议小鹏汽车将“MONA”单独拆分为子品牌。

何小鹏对此给出了否定答案。“小鹏汽车一直都只有‘小鹏’一个品牌,MONA只是一个系列。”何小鹏表示,在目前软件定义汽车和未来AI定义汽车的时代,一定要做品牌的统一化。因此,小鹏汽车将坚持“单品牌”。

5月28日晚,面对市场新一轮价格战竞争,小鹏将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的MONAM03Max定价落在了13万级。在发布会结束后,何小鹏及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包括九派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。

何小鹏。摄影|九派财经记者舒家奎

以下是采访实录(有删减):

[1]谈价格战:现在还只是“开胃菜”

Q:近期,有同行再次掀起了价格战。您认为未来,行业的价格战竞争和内卷会不会变得更加激烈?

何小鹏:我认为现在还不是(竞争)最激烈的时候。下一个五年中间的某一两年,我觉得(竞争)会更加激烈。现在还是“开胃菜”。

Q:小鹏汽车打算如何应对“价格战”?

何小鹏:小鹏汽车不太想跟他们(卷)。首先小鹏不要卷价格,应该卷科技。第二我觉得(小鹏汽车)应该走出中国,走向全球。第三,小鹏汽车应该向新质生产力,向具身智能方向走。我相信未来十年,甚至二十年,整个具身智能和智能汽车的耦合会越来越快速。

我自己认为,卷“钱”的这些能力并不足够。往科技走,往全球走,往创新走,才是将来的趋势。

[2]谈出海:呼吁友商注重汽车质量

Q:mona系列有出海计划吗?

何小鹏:mona系列是全球化的车型系列。

未来,我们会看到小鹏汽车大小的系列车型都会在全球出现,这些车型都是非常有机会(出海)。但我们也会有选择性地将部分车型放到海外销售。

Q:你如何看待中国车企出海?

何小鹏:全球化一定是一个长线,要与本地共赢共建的一个过程。

我觉得今天中国太多的友商想在全球化太快速的进展。

全球(市场)跟中国(市场)很不一样。虽然中国的规模很大,很多国家可能比中国的一个省、一个城市的规模都小。但每一个可能是市场规模很小的国家,但其之间差异化是巨大的。

我始终拿一个案例提醒自己。14年前,我第一次去越南,发现越南全是摩托车,但很少有中国品牌的摩托车。我问当时越南的同事,为什么没有?同事说,五年到十年前(越南摩托车市场)全是中国车。但因为质量不好,他们(中国品牌)就退出了越南市场。

所以我觉得,我们(出海)要(坚持)长期主义,做好质量,在海外慢点走。我觉得也许也要呼吁一下(同行)。别走急了,走慢点一点,走稳一点,质量走高一点。这样的话,能够把中国的更好的科技产品、更好的硬件产品、更好的各种产品都能更好地走向世界。我觉得这才是能长期共赢的(路径)。

[3]坚持单品牌战略:不担心Mona系列车型影响品牌调性

Q:会不会考虑将mona拆为独立品牌?

何小鹏:小鹏汽车一直都只有“小鹏”一个品牌,mona是我们在这个级别(价位)的一个系列。

Q:如何看待多品牌战略和单品牌战略?

何小鹏:小鹏可能是在中国最早就认为软件平台化和品牌统一化。在这个方面,我们走得比较坚决。最近大家会看到行业里面(有车企)在做内部品牌的整合和内部软件的拉齐,我觉得这是非常对的。

在硬件决定汽车的时候,多品牌是需要的。但从10年内软件定义汽车,到下一个10年AI定义汽车,一定要做品牌的统一化和软件的平台化。在过去三四年,我们已经走出了单品牌的道路,所以我们肯定还会坚持向前。

Q:mona系列的巨大成功让小鹏的销量增长迅速,15万以下价位的mona成为小鹏的主销车型。这会不会影响小鹏的品牌调性?

何小鹏:目前小鹏不光是mona,p7+、x9等车型在其所在细分车型领域都已经是行业前二前三。

我们内部讲行稳致远,我对后续的车非常有信心。今年下半年到明年,大家会看到我们全域(价位)的车型会有更猛烈、更好的提升。到那个时候,小鹏在10万到50万的价位区间的AI汽车很多都能做到第一,部分做到前二前三。

(低价位车型成为主销车型)只是一个产品结构的问题,只是一个产品目前的问题。我不关心在这个领域少量数字的钱的领先或者落后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看到组织力、技术力、商业力、全球能力的全域组合。

[4]谈AI汽车:AI能力将和汽车续航一样,成为用户决策购车的重要依据

Q:AI如何影响汽车行业?

何小鹏:以前我自己觉得AI在汽车上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智能辅助驾驶上。而现在我觉得AI正在更深刻改变汽车(整体)。

如果说过去十年,软件占了一台车从百分之个位数到20%。那么在未来十年,我觉得软件含AI可能会在(在汽车的占比提升)到50%,也就是汽车上硬件占一半,软件和AI占另外一半。

现在用户可能会为续航、空气悬架、加速度买单,但到了(AI汽车)的时代,用户可能会为不同的AI买单。

九派财经记者舒家奎

编辑万珮